今日天气:   站内检索:
    当前位置:
首页
> 统计资料 > 统计分析
 
职工工资稳步提高行业收入差距扩大
发布日期:2018-06-19信息来源: 统计局 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
 

 

2017年,我市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发展,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,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工资稳步增长,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。2017年度劳动工资统计报表显示,泰州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63929元,同比增长7.1%。现将有关情况简析如下:

一、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状况

2017年,泰州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共发放劳动报酬705.58亿元,同比增长12.0%,其中在岗职工劳动报酬659.4亿元,同比增长11.0%。从业人员平均工资63929元,与2016年的59685元相比,增加了4244元,同比增长7.1%,增速比2016年提高1.7个百分点。其中,在岗职工平均工资(在岗职工+劳务派遣人员,下同)65509元,同比增加4440元,增长7.3%,增速比2016年提高1.8个百分点。

分登记注册类型看,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水平最高,为94166元,同比增长14.8%;其次是城镇集体单位,为72885元,同比增长19.1%;其他单位工资最低,为59172元,同比增长5.8%。

1 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登记注册类型平均工资

平均工资(元)

同比增长(%)

总  计

63929

7.1

国有单位

94166

14.8

城镇集体单位

72885

19.1

其他单位

59172

5.8

分单位类型看,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59696元,同比增加3387元,增长6.0%,低于全市平均工资增速;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88919元,同比增加11092元,增长14.3%;机关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112844元,同比增加12581元,增长12.5%。

 

2 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单位类型平均工资

平均工资(元)

同比增长(%)

总     计

63929

7.1

1.企    业

59696

6.0

2.事    业

88919

14.3

3.机    关

112844

12.5

4.民间非营利组织

75889

7.8

5.其  他

65731

49.0

分行业类别看,技术密集型或垄断性行业收入较高,而传统行业工资收入相对较低。工资水平处于前五的行业分别是:公共管理、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、卫生和社会工作、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、金融业、教育,年平均工资均在8.5万元以上。其中,公共管理、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是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,为107575元;其次是卫生和社会工作,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94482元。平均工资在5.5万元以下的行业有:房地产业、农、林、牧、渔业和住宿和餐饮业。

二、工资差距值得关注

2017年,泰州市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工资稳步提高,但行业间、不同所有制单位间的工资差距持续扩大。

1.行业间平均工资差距继续扩大

18个行业中,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公共管理、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07575元,是全市平均工资的1.68倍;工资最低的是住宿和餐饮业41732元,只有全市平均水平的65.3%。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相差65843元,较去年59416元差距继续拉大。

2.不同所有制单位平均工资差距扩大

2017年,国有单位平均工资最高,为94166元,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.47倍;其次城镇集体单位72885元,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.14倍。平均工资最低的是港、澳、台商投资企业54650元,是全市平均水平的85.5%。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相差39516元,较去年26747元差距继续扩大。

3.高收入行业人数占比有所降低

2017年,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114.03万人,其中平均工资高于总体水平的8个行业:公共管理、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、卫生和社会工作、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、金融业、教育、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、科学研究、技术服务业、批发和零售业共有192978人,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6.9%,比2016年降低0.2个百分点。

三、对策建议

工资高低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,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既是社会公平的具体体现,也是推动科学发展、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。因此,促进工资水平提高、逐步缩小区域、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党和政府迫切的长期的艰巨任务。

1.提升发展质量,促进行业工资水平提高

一是加快传统行业的提升改造。泰州市传统行业和劳动密集行业从业人员多,所占比重大,建议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实施传统行业提升改造,提升企业效益,从而促进人员工资水平的提高。二是加快科技创新。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,是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,建议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,盘活科技资源,激发创新创造活力。三是增加企业收入。通过激发市场活力、产业引领、降低成本、增加有效需求等政策,进一步增加企业收入。

2.注重人才培养,缩小人员收入差距

加强培训,提升劳动力价值。加强劳动就业培训,建设更多职业技能培训平台、在岗培训平台、再就业培训平台、院校培训平台、网络培训平台,高度重视刚进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、低端劳动力市场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,通过培训提升劳动力价值,促进从业人员收入水平提升。

3.优化就业结构,降低低收入人员比例

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,引导低收入行业从业人员提升能力和素质,合理有序向高收入行业转移,逐步实现高质量就业和稳定就业。加紧建立平等公开、市场竞争的收入分配秩序,完善工资支付制度,规范工资支付行为,增加工资分配的透明度,保障低收入职工工资合理增长,最大限度的实现同工同酬,降低低收入人员所占比例。

 

 

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